隨著年齡增長,聽力退化是許多長者面臨的常見問題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65歲以上的長者中,約有30%至40%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。聽力障礙不僅影響日常溝通,更可能導致社交孤立、憂鬱甚至認知功能下降。老人家助聽器成為改善聽力、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工具。選擇合適的長者助聽器,不僅能幫助長者重新與家人朋友建立連結,還能維持大腦的活躍度,降低失智風險。
市面上常見的老人家助聽器主要分為耳內式(ITE)、耳掛式(BTE)和受話器置於耳道式(RIC)三大類。耳內式助聽器完全置於耳道內,體積小巧但功率較低,適合輕度至中度聽力損失;耳掛式助聽器則掛在耳後,適合重度聽力損失者;受話器置於耳道式結合了前兩者的優點,是目前最受歡迎的類型之一。
知名品牌如Phonak、Oticon、Widex等價格較高,但品質和售後服務有保障。購買管道方面,聽力中心和醫院能提供專業的聽力檢測和調試服務,而網路購買雖然價格較低,但缺乏專業指導。
類型 | 入門級 | 中階 | 高階 |
---|---|---|---|
耳內式 | 3,000-6,000港幣 | 6,000-12,000港幣 | 12,000-20,000港幣 |
耳掛式 | 4,000-8,000港幣 | 8,000-15,000港幣 | 15,000-25,000港幣 |
受話器置於耳道式 | 5,000-10,000港幣 | 10,000-18,000港幣 | 18,000-30,000港幣 |
選擇長者助聽器前,務必先進行專業的聽力檢查,了解自己的聽力損失程度和類型。香港的多家醫院和聽力中心都提供這項服務。諮詢專業聽力師非常重要,他們能根據檢查結果推薦適合的老人家助聽器型號。試戴體驗也不可少,建議至少試用1-2週,觀察在不同環境下的使用效果。此外,還需考慮自己的生活習慣,如是否經常外出、是否需要接聽電話等,這些都會影響助聽器的選擇。
香港政府透過關愛基金提供助聽器補助,65歲以上長者可申請最高8,000港幣的資助。部分社區中心也有相關資源,如東華三院、保良局等機構定期舉辦聽力檢測和助聽器捐贈活動。申請補助前,記得準備好身份證明、聽力檢測報告和醫生轉介信等文件。
正確保養能顯著延長老人家助聽器的使用壽命。每日使用後應以專用刷子清潔助聽器,避免耳垢堵塞。不使用時應放入乾燥盒中,防止濕氣損壞內部零件。定期回診聽力中心進行專業保養和調整,一般建議每3-6個月一次。若發現聲音變小或出現雜音,應立即送修檢查。
選擇合適的長者助聽器是一項重要投資,不僅關乎金錢,更影響生活品質。建議長者及家屬多方比較,結合專業意見和實際需求做出決定。記住,最貴的不一定最適合,關鍵是找到能滿足個人聽力需求和生活習慣的助聽器。透過正確選擇和使用助聽器,長者們能重拾清晰的聽覺世界,享受更豐富的晚年生活。
熱門文章
Hot Tags
©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