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週期是女性生殖健康的晴雨表,規律的月經往往意味著正常的排卵功能。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數據顯示,約23%育齡女性曾因月經不調就診,其中30%患者擔心影響生育能力。事實上,月經與生育確實存在密切關聯:子宮內膜每月周期性脫落形成月經,而排卵則是懷孕的必要條件。當月經週期紊亂時(如少於21天或超過35天),可能反映排卵異常,但這並非絕對。臨床發現,部分月經不調女性仍能自然受孕,關鍵在於是否伴有實質性生殖系統病變。
香港婦產科學院研究指出,持續性月經失調(如一年少於8次月經)的無排卵機率達62%。排卵障礙會直接導致受孕困難,常見於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。這類患者雖有月經,但超音波監測顯示卵泡無法成熟排出,形成所謂「假月經」。
威爾斯親王醫院生育科數據顯示,約40%月經不調患者經基礎體溫檢測確認仍有正常排卵。壓力、過度減肥等暫時性因素造成的月經紊亂,通常不損害生育力。重點在於通過月經失調檢查(如激素六項、卵巢超音波)區分功能性和器質性病變。
建議進行全套月經失調檢查,包括:
檢查項目 | 目的 |
---|---|
AMH抗穆勒氏管激素 | 評估卵巢儲備功能 |
陰道超音波 | 檢測卵泡數量和子宮結構 |
甲狀腺功能 | 排除內分泌因素 |
香港中文大學研究證實,BMI維持18.5-23、每周運動150分鐘的女性,月經規律率提升35%。建議備孕女性:
根據香港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統計,2022年接受輔助生殖治療的夫婦中,43%有月經不調問題。主流方法包括:
香港生育研究會調查發現,持續備孕壓力會使受孕機率降低29%。建議:
月經不調不等於生育判決書。香港瑪麗醫院案例顯示,經系統治療後,68%月經不調患者能在1.5年內自然懷孕。關鍵在於早期進行月經失調檢查,排除嚴重病變後,多數人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或醫療輔助達成生育願望。
©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