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t Search Terms

骨密度檢查,骨質密度檢查,骨質密度檢查費用

骨質疏鬆症的定義和成因
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疾病,主要特徵是骨密度降低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,導致骨骼脆弱,增加骨折風險。這種疾病被稱為「無聲殺手」,因為在早期階段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直到發生骨折時才被發現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,65歲以上的女性中,約有三分之一患有骨質疏鬆症,而男性則約有五分之一。

骨質疏鬆症的成因複雜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年齡:隨著年齡增長,骨骼的新陳代謝減慢,骨質流失速度加快。
  • 荷爾蒙變化:女性在更年期後,雌激素水平下降,加速骨質流失;男性則可能因睪固酮水平下降而影響骨密度。
  • 遺傳因素: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病史的人,患病風險較高。
  • 生活習慣:缺乏運動、吸煙、過量飲酒、鈣質和維生素D攝取不足等,都會增加患病風險。

了解這些成因有助於我們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,例如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,以及調整生活習慣。

骨質疏鬆症的症狀和併發症

骨質疏鬆症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因此容易被忽略。隨著病情發展,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:

  • 身高逐漸變矮
  • 背部疼痛,尤其是脊椎部位
  • 姿勢前傾或駝背

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併發症是骨折,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:

  • 髖部骨折:這是最嚴重的骨折類型,可能導致長期臥床,甚至增加死亡率。
  • 脊椎骨折:可能導致身高變矮和嚴重背痛。
  • 手腕骨折:通常發生在跌倒時用手撐地。

骨折後不僅會帶來疼痛,還可能導致行動不便,影響生活品質。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統計,髖部骨折患者中,約有20%在一年內死亡,顯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嚴重性。

骨密度檢查在骨質疏鬆症診斷中的作用

骨密度檢查(又稱骨質密度檢查)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金標準。這種檢查通常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(DXA)來測量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,主要檢查部位為腰椎和髖部。

骨密度檢查的結果以T值表示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標準:

T值範圍 診斷結果
-1.0以上 正常
-1.0至-2.5 骨質減少
-2.5以下 骨質疏鬆症

骨密度檢查不僅可以診斷骨質疏鬆症,還能預測骨折風險。T值每降低1個標準差,骨折風險就增加2-3倍。在香港,骨質密度檢查費用約為800-1,500港幣,視檢查機構和部位而定。

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方法

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分為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大類:

非藥物治療

  • 飲食調整:增加鈣質(如乳製品、深綠色蔬菜)和維生素D(如魚類、蛋黃)的攝取。
  • 適量運動:負重運動(如步行、慢跑)和阻力訓練有助於維持骨密度。
  • 生活習慣改善:戒煙、限制酒精攝入、預防跌倒。

藥物治療

  • 雙磷酸鹽類藥物:如alendronate,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,減緩骨質流失。
  •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(SERMs):如raloxifene,模擬雌激素對骨骼的保護作用。
  • 副甲狀腺素:如teriparatide,可刺激骨質形成,適用於嚴重病例。
  • 單株抗體:如denosumab,可抑制破骨細胞生成。

藥物治療可能會有副作用,如胃腸不適、顎骨壞死(罕見)等,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

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?

預防骨質疏鬆症應從年輕時開始,因為骨質在30歲左右達到高峰,之後逐漸流失。以下是預防措施:

  • 儲存骨本:在年輕時通過均衡飲食和運動最大化骨質累積。
  • 均衡飲食:確保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攝取。
  • 適量運動:每周至少進行3次負重運動,每次30分鐘。
  • 定期檢查:高風險人群(如更年期女性、有家族史者)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

根據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的建議,65歲以上的女性和70歲以上的男性應考慮進行骨質密度檢查,以早期發現問題並及時治療。了解骨質密度檢查費用和檢查機構,有助於制定適合自己的健康管理計劃。

www.tops-article.com

©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