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疾病,主要特徵是骨密度降低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,導致骨骼脆弱,增加骨折風險。這種疾病被稱為「無聲殺手」,因為在早期階段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直到發生骨折時才被發現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,65歲以上的女性中,約有三分之一患有骨質疏鬆症,而男性則約有五分之一。
骨質疏鬆症的成因複雜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了解這些成因有助於我們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,例如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,以及調整生活習慣。
骨質疏鬆症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因此容易被忽略。隨著病情發展,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:
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併發症是骨折,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:
骨折後不僅會帶來疼痛,還可能導致行動不便,影響生活品質。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統計,髖部骨折患者中,約有20%在一年內死亡,顯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嚴重性。
骨密度檢查(又稱骨質密度檢查)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金標準。這種檢查通常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(DXA)來測量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,主要檢查部位為腰椎和髖部。
骨密度檢查的結果以T值表示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標準:
T值範圍 | 診斷結果 |
---|---|
-1.0以上 | 正常 |
-1.0至-2.5 | 骨質減少 |
-2.5以下 | 骨質疏鬆症 |
骨密度檢查不僅可以診斷骨質疏鬆症,還能預測骨折風險。T值每降低1個標準差,骨折風險就增加2-3倍。在香港,骨質密度檢查費用約為800-1,500港幣,視檢查機構和部位而定。
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分為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大類:
藥物治療可能會有副作用,如胃腸不適、顎骨壞死(罕見)等,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
預防骨質疏鬆症應從年輕時開始,因為骨質在30歲左右達到高峰,之後逐漸流失。以下是預防措施:
根據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的建議,65歲以上的女性和70歲以上的男性應考慮進行骨質密度檢查,以早期發現問題並及時治療。了解骨質密度檢查費用和檢查機構,有助於制定適合自己的健康管理計劃。
©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