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您收到骨質密度檢查報告時,可能會對其中的T值和Z值感到困惑。這些數值對於評估您的骨骼健康狀況至關重要。T值表示您的骨密度與健康年輕成年人的平均值相比的標準差,通常用於診斷骨質疏鬆症:
Z值則是將您的骨密度與同年齡、同性別人群的平均值進行比較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65歲以上女性中有約40%患有骨質疏鬆症。政府免費骨質疏鬆檢查計劃為高風險人群提供了早期檢測的機會,建議50歲以上女性及60歲以上男性定期接受檢查。
均衡的飲食是維持骨骼健康的基礎。成年人每日建議攝取1000-1200毫克的鈣質,以下是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:
食物 | 鈣含量(mg/100g) |
---|---|
低脂牛奶 | 125 |
硬豆腐 | 350 |
芥蘭 | 230 |
沙丁魚(連骨) | 380 |
維生素D能促進鈣質吸收,香港大學研究顯示,約60%香港人維生素D不足。除了曬太陽,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、蛋黃和強化食品。同時應限制咖啡因攝入,每日不超過3杯咖啡,因過量咖啡因會增加鈣質流失。
規律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,特別是承重運動和阻力訓練。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建議:
對於已確診骨質疏鬆的患者,應避免高衝擊性運動和向前彎腰的動作,這些可能增加骨折風險。政府骨質疏鬆檢查計劃通常會提供運動建議,或轉介至物理治療師制定個人化方案。
當骨質疏鬆密度檢查顯示T值≤-2.5或有骨折史時,醫生可能會建議藥物治療。常見藥物包括:
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數據,雙磷酸鹽類可降低脊椎骨折風險40-70%。但需注意可能的副作用,如胃腸不適、顎骨壞死(罕見)等。治療期間應定期監測骨密度,通常每1-2年重複骨質疏鬆密度檢查。
吸煙會加速骨質流失,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研究顯示,吸煙者骨密度比非吸煙者低5-10%。酒精也會干擾鈣質吸收,建議女性每日不超過1標準杯,男性不超過2杯。維持適當體重很重要,過輕(BMI
參加政府免費骨質疏鬆檢查的同時,也應全面評估生活習慣對骨骼的影響。
骨質疏鬆是慢性疾病,需要長期管理。香港衛生署建議高風險人群每1-2年進行一次骨質密度檢查。治療期間的追蹤檢查可以:
除了政府骨質疏鬆檢查,私人醫療機構也提供更頻繁的檢測服務。記住,預防骨折比治療骨折更重要,定期檢查是早期干預的關鍵。
©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.